
做餐饮就像升级打怪,等级越高就越困难被淘汰!怎么样在激烈的角逐中顽强地活了下来?那些新开的餐厅或许并不会坚持很久,但每个新店的加入,都是对老店的一次冲击和挑战,一个好的餐厅需要不断地突破革新,才可以在角逐的环境中获得进步空间。经营的方法决定了经营结果,而越是原始的经营方法,就像越落后的机器设施,生产率低。
餐饮经营,可以简单分为五个层级,所处层级越高,竞争优势越强,存活进步的概率越大。
第一级 商品驱动
在这一级的餐厅,以商品为核心,以保质、保量作为角逐优势 ,可以获得客户的基本认可,继而获得更多客户与消费。
这是经营方法的刚开始级阶段,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紧基础。
有的店连这条都达不到,根本没办法长期存活。在市场没过度角逐时,做到第一级的初级水平依旧可以存活,但,在角逐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商品的品质却只能作为经营的基础,非常重要,但还不够。
第二级 升级服务
这是基于商品之后,最基本形态的消费体验,核心就是热情周到的服务 。
刚开始,从卖方市场走过来的买家非常认同这种经营方法,服务好的店铺买卖也会非常不错。
但,伴随年代进步,买家的需要也越发个性化、多样化,只是笑脸相迎,已经不可以让买家认可,更谈不到忠诚,这个时候需要继续升级!
第三级 商品差异化
面对同样都能做到前两个阶段的角逐对手,高度同质化的商品,只能是血拼价格。
这个时候,错开角逐的商品差异化出现了你做川菜非常牛了,那我就做粤菜;你做粤菜非常牛了,我只做粤菜中的一个单品行不可以?
把一个单品做透,成了这个单品的代名词,一想到吃某某菜就会先想到他家。
这种模式的精髓就是充分市场细分 ,找到一个自己能称王的细分品类,就算市场再小,也会活得非常轻松。
但缺点是,这只是商品层面的,不同,但并不等于买家就认同并喜欢。小富即安是好了,但想继续扩大进步,就需要更强的竞争优势,怎么样能更有竞争优势呢?继续升级!
第四级 综合体验
通过察看,不少餐厅发现客户就餐,不止是为了吃饭而已,还有不少各种各样的需要:
譬如环境高雅、有趣、有面子、消磨时间、社交 等等。
有时候,客户对这类体验的需要甚至超越了对吃那些这件事本身的需要。于是,餐饮的个性化体验成了关键的竞争优势。
1886汽用户题德国餐厅
但,体验毕竟是副商品,是一种软实力。
虽然同时拥有前面提到的四个阶段的餐厅,可以存活得非常不错,但,模仿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也就是说,其他人也比较容易做到。那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店铺更有竞争优势,经营得更怎么样?
第五级 整理产业链
为何说这是最高境界?
由于市场中有两股最高力量,一种是拥有专利的科技技术,另一种就是商业模式。在餐饮市场,高科技没什么用武之地,那经营管理模式就是最牛的。
到了这个阶段,经营的方法就有了无限的可能,竞争优势也会变得更强韧,更难模仿。这个层级主要的思路是从产业链的整体高度构建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多赢共生的组织结构。
举例:
英国政治家兼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说:没永恒的朋友,也没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商场中,利益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据了解百年恩怨都能解决。这个段子还要从饮料界两大巨头公司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说起。
要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两个品牌一直都是王不见王的存在。百事可乐曾长期活在可口可乐的压迫中,还曾试图上门回收可口可乐,双方打过价格战玩过营销战,外面也看得是乐此不疲,然而双方却在2025年做了一件让人颇为惊讶的事。
美国一家旨在帮助退伍军人获得专家级就业指导的非营利组织ACP,2025年为退伍军人招聘项目策划了一块宣传活动,有趣的是这则广告的主角居然是可口可乐CEO穆塔肯特和百事可乐CEO英德拉努伊,广告的最后,两人还以隔空干杯的形式庆贺。
这则广告发出后,不少人都感觉很难置信,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牵手的话题一度攀升至微博热搜榜,不少网友在同一时间段内晒源于己畅饮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恶搞图片或视频。
可见,在利益至上的商场中,再深的恩怨都不过是浮云。
小 结
在现在的市场阶段,想做好一家餐厅,前面提到的4个阶段,需要同时拥有,但那只不过标准配置了,想把买卖做大、做强,就要有这种从产业链的高度去整理资源,构建竞争优势的思维与视线。
餐饮市场融合性非常高,餐饮企业更是要海纳百川。所谓同行是冤家、王不见王并非绝对的,共享、共赢才是这个年代的关键字。